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TI裁撤中国区MCU团队,原产品线迁往印度

TI裁撤中国区MCU团队,原产品线迁往印度

  • 发布日期: 2022-05-09   浏览次数: 826
  • 分享:
    0

内容

5月7日,据媒体报道,知名模拟芯片巨头德州仪器(TI)已经裁撤中国区所有的MCU团队,并把原MCU产品线全部迁往印度。


据悉,TI在中国区的MCU研发团队主要面向MSP430产品线,现在该团队成员一部分被裁员,一部分被合并进了LED DRIVER芯片团队。公开资料显示,MSP430系列是TI从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一系列16位超低功耗、低成本MCU从2018年初开始走下坡路,MSP430产品线市场慢慢的被国内MCU新锐厂商接手,生存空间被挤压。

本次TI撤走中国团队与今年1月美光撤走上海DRAM工程团队事件稍有不同,美光DRAM工程团队是其全球研发队伍的一部分,解散超过100人的上海研发中心DRAM设计团队,美光此举是为了“防范中国大陆”,担心员工离职会让公司技术外泄。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全面裁撤,相信会进一步推动国产MCU替代,TI退出只是一个趋势,相信后续还会有更多类似事件,疫情管控是根导火线,主要是全球竞争环境改变的影响。

1:降低劳动力成本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芯片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外企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把工厂或者研发团队迁往印度或者东南亚等国。

2:防止核心技术外漏

随着国内半导体行业快速崛起,国内芯片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他们花费高薪挖走各种人才,像美光、三星、德州仪器等国际芯片大厂的人才流失不少。这些外企可能担心其核心技术随人才一起外流至国内企业,索性直接解散团队。

3:芯片企业回流

2022年,美欧日韩等国纷纷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美国520亿美元扶持半导体产业的芯片法案已在两院通过。欧盟也宣布推出芯片法案,到2030年投入450亿欧元用于半导体相关产业。日本将拨款近万亿日元扶持芯片产业。韩国将在未来10年投入4500亿美元支持半导体产业。外企在各国各种优惠政策的吸引下选择迁移。